2023年12月19日,上海天文台召开2023年度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大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组织干部处副处长刘晓平,以及上海天文台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台务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层干部、专业技术骨干和各类职工代表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
2022年10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以下简称“上海天文台”)研制的我国首台基于漂移扫描CCD技术的短时标时域天文望远镜阵“南极天目”的原型机搭载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船前往南极。样机抵达中山站后,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快捷顺利地...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安涛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合作团队,基于深度优化处理技术,对在瞬变天文现象的观测中所使用的探测管线进行了重大改进。团队使用了WSClean软件实现的w叠加算法,使管线的整体处理效率提高了三倍。团队还进一步将优化的管线集成到Data ...
2023年11月2日至4日,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流量定标研讨会在上海临港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以下简称“上海天文台”)和CSST长三角地区科学中心主办,上海天文馆和上海天文台青促会小组承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余文飞研究员课题组领导的国际团队在至今发现的第二例与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 简称FRB)成协的持续射电源(Persistent Radio Source,简称PRS)的高灵敏度射电干涉阵观测研究中取得突破进展。此次通过分析美国甚大阵(Ver...
2023年11月27日至30日,第14届东亚VLBI研讨会(East Asian VLBI Workshop,简称EAVW)在上海临港新辰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以及上海市空间导航与定位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资助下,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以下简称“上海...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人员牵头的国际科研团队通过分析自1978年至2022年的射电和高能X射线观测数据,发现M81星系中心黑洞喷流存在短周期摆动和长达数百年的进动,并在射电和高能波段同时出现周期性光变。这为M81星系中央可能存在一个相距大约0.02秒差距(...
11月26日至29日,“中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前沿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和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联合学术年会”在云南腾冲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行星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
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China Space Station Telescope,简称“CSST”),是中国空间站工程最重要的空间科学设施,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指标最先进的空间天文望远镜,也将是未来世界上最重要的空间天文观测仪器之一。为推进CSST天体测量科学课题的全面...
在地球上,有一双观天“巨眼”——中国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CVN)。这是一个巨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增强版”完成后,最长基线将超过月球直径3470公里,达到3800公里。它能分成两个子网,相当于两台VLBI射电望远镜,可同时观测两个不同方向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