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谢勇辉 |
---|---|
学科类别: | 天文技术与方法 |
学 历: | 博士研究生 |
职 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电 话: | 021-34775626 |
电子邮件: | xyh@shao.ac.cn |
通讯地址: | 上海市南丹路80号 |
简 历:
2007年7月于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被动型铷原子钟研究。2007年9月至今,在上海天文台时间频率研究室,从事被动型氢原子钟研究。
主要工作包括
一、被动型氢原子钟的研制和工程化
主导了氢原子钟用新型电极式微波谐振腔的研制和应用,该型腔具有腔Q值高、填充因子高和加工精度高的优点,成功应用于我单位被动型氢原子钟,原子共振信号达到3dB,为整机的频率稳定度指标达到国际水平提供了保障。目前应用该型腔的被动型氢原子钟已经达到10台以上,其中最长连续运转时间已经超过2年。验证了其技术优越性和工作可靠性。
开展了被动型氢原子钟工程化改造工作,工作重点是腔泡组件的抗振加固和电离源系统真空透波散热。经过结构优化设计和实际振动试验,设计了专用缓冲减振结构,优化了系统装调工艺。目前腔泡组件可以承受振动试验,试验后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设计了新型电离源系统,相比传统结构具有更通畅的传热途径和更高的传热效率,可以在真空下有效降低电离泡的工作温度,同时射频传输通道不受影响。
二、新型氢原子钟的开发
为了进一步减轻被动型氢原子钟的体积和重量,开展了超小型氢钟的研制。目前已经完成超小型氢钟的原理验证和结构设计,整机尺寸为170mm 200mm 400mm,重量小于15kg。开展了相关关键技术攻关并掌握了相应技术,超小型腔泡组件的体积减小了50%以上,同时电性能变化不大,腔Q值大于6000,原子储存时间1S左右,原子信号增益达到了1.8dB,原子线宽5Hz。辅以配套的小型磁屏蔽、变容二极管等部件。构建了超小型氢原子钟验证系统,实测短期稳定度已经达到1.8x10-12/t-1/2。
三、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
探索了在氢原子钟上应用微波脉冲激励诱发Ramsey 条纹的技术,并开展了相关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构建了氢原子Ramsey 条纹探测诱发和探测系统,摸索了系统配置和脉冲参数,成功测得了氢原子的Ramsey 条纹,其中心线宽仅为传统被动型氢原子钟的30%,条纹信噪比较高。
研究方向:
获奖及荣誉:
承担科研项目:
代表论著:
摘选论文:
1. Yonghui Xie, Pengfei Chen, Tiexin Liu,etc.”Most recent result of pulsed microwave hydrogen maser,” Frequency Control and the European Frequency and Time Forum (FCS), 2011 Joint Conference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Proc eftf2011
2. Xie Yonghui, Dai Jiayua, Chen Wenxing,etc.,”Development of passive hydrogen maser in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Frequency Control and the European Frequency and Time Forum (FCS),2010
3. Yonghui Xie, Jiayu Dia, Wenxing Chen,etc,” Study of main techniques of space passive hydrogen maser,” China Satellite Navigation Conference (CSNC) 2012 Proceedings, 160, 2012, pp 547-55
4. 谢勇辉, 陈鹏飞, 林传富,“脉冲微波式氢原子钟初步结果,”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1, 41(5) 607-610.
5.谢勇辉 等,“新型被动氢钟电极式微波腔的设计和仿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10,31.
6. 谢勇辉,林传富,“被动型氢原子钟原子跃迁谱线特性分析,”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10,31.
7. 陈鹏飞,谢勇辉,林传富,“脉冲微波式氢原子钟的研究进展,”计量学报,2012,33(2)
8、谢勇辉, 赵峰, 王芳等,“用于气泡型铷频标的新型环极式微波腔” 计量学报,2008,29(4)
社会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