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早晨,“天问一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举国欢庆,习近平总书记也发来贺电。自2020年7月“天问一号”发射以来,上海天文台VLBI测轨分系统已经进行了180余次观测。目前,VLBI时延平均测量精度达到百亿分之一秒,测定轨精度提高至1千米。上海天文台参加VLBI测定轨任务的20余位“科技巾帼”在设备研发、软件研制、联测联调和任务执行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晓静高级工程师全面参与了从项目申请到任务执行的整个过程。
王洁高级工程师完成质量控制和软件测试;张娟高级工程师和芮萍工程师作为软件处理机的责任人,不仅升级了软件,更是参加了所有观测的数据处理;甘江英高级工程师圆满完成了三次关键弧段的值班和数据处理;介质改正责任人宋淑丽研究员和周伟莉副研究员完成了软件与硬件的升级,提高了观测精度,特别是周伟莉副研究员在任务执行期间孩子出生,但她只休息了很短的时间就又全身心投入工作;定轨和定位任务负责人李培佳副研究员和郭丽副研究员克服孩子幼小需要照顾等困难,深夜值班,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马茂莉高级工程师为频率测量软件配置项新研发了软件,并执行了任务。
台站监管负责人王玲玲高级工程师负责将四个VLBI测站的各种信息实时送到上海VLBI中心;黄逸丹高级工程师和姜楠高级工程师及长期参加天马测站值班的女同事们也非常努力,经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孙云霞高级工程师除了观测值班外,还负责制冷系统的研发和维保,两次负伤仍坚持值班;江永琛高级工程师除了观测值班外,还研发基准信号传输系统等设备,提高测量精度;付丽高级工程师承担着2700吨重的大天线的研发和维保,柔弱身躯承担千斤重担。
吴芳高级工程师完成各种联络和后勤保障;陈肖研究员全力保障网络建设和运行;赵红丽高级会计师确保经费收支;袁茹月工程师在调度岗位兢兢业业。
这些“科技巾帼”们,加班加点、不辱使命,和乌鲁木齐、昆明、密云测站的同事们一起,攻坚克难,精益求精,为我国的火星探测“天问一号”VLBI测定轨任务默默奉献,将女性科研工作者的韧性与干劲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充分发扬了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和“精勤司天 诚信修文”的上海天文台精神,她们用实际行动,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