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举办学术交流报告会

 5月27日下午,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学术交流报告会。会上,上海天文台毕业、现在于柏林工业大学就读的胡轩宇博士和马克思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的史弦博士分别做了有关彗星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上海天文台多位科研人员和学生认真聆听了报告,并与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胡轩宇报告题目是《彗星67P碎粒层水冰活动及地貌变化》。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是一个木星族彗星,也是欧空局罗赛塔(Rosetta)探测器的目标。67P的彗核长约4公里而其形状及其不规则。彗核的自转轴倾角超过50度,同时因为轨道变心率明显, 引起67P上的季节变化存在显著的不对称。彗核的北半球的表面被尘埃碎粒覆盖, 只有及其微量的水冰在表面被观测到。然而, 在67P于2015年8月到达近日点之前的大约一年时间里, 北半球呈现了持续的全局的水气和尘埃喷发活动。不断增强的活动使得碎粒层在这段时间里受到了明显的侵蚀。当67P位于近日点附近、北半球处于极夜的一段时间里, 这里的地貌仍然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彗发中的许多无法克服彗核引力而逃逸的尘埃物质最终被重新分布在北半球, 从而形成了新的覆盖层。报告介绍了彗星活动的基本概念, 同时讨论在67P上观测到的独特的地貌周期对了解彗星活动以及演化的意义。

 史弦报告的题目是《基于罗塞塔观测数据的彗星活动研究》。在伴随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简称67P)经过近日点的两年多时间里,欧空局的罗赛塔(Rosetta)号彗星探测器积累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的数据。其上搭载的科学相机系统OSIRIS共拍摄了七万六千多张图像,为研究彗核形貌、近核区彗发,以及彗星活动及物质迁移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报告主要介绍了两项基于照相数据和数值模型的彗核活动机制研究:以67P表层和浅表层存在的水冰循环机制为背景,利用对晨昏线附近尘埃喷流的观测,并结合尽可能真实的热物理和气体场模型,探讨了67P水冰活动的三维分布,以及近核区彗发精细结构的产生原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冰活动存在于表面下1 cm深度以内,且67P彗核各处普遍存在水冰挥发和尘埃抛射。观测到的绝大部分喷流的精细结构来源于光照变化和地形作用。这些结果将帮助理解彗星的整体活动特性,以及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化过程。

 交流报告会上,大家还分别结合自己研究的领域,就报告中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了提问和卓有成效的交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