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r impact events and lunar originated asteroids

题目:月球撞击事件与月球起源小行星 Lunar impact events and lunar originated asteroids

时间:815 (周五) 14:00
地点:天文大厦三楼小会议室 (#腾讯会议:840-5543-5958)

摘要:月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频繁且剧烈的撞击历史,来自小行星、彗星的超高速撞击事件不仅塑造了月球表面陨石坑遍布的独特地貌,更可能将大量的月球碎片抛射出其引力场,甚至使其进入日心轨道。部分近地小行星(如2016HO32024PT5)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与月球物质高度相似,表明它们可能源自月球。如何追溯并重建此类小行星可能的月球撞击起源演化路径?如何搜寻潜在的月球起源小行星族群?未来是否有机会观测到更多的小行星撞月事件(如2024YR4)?本文将从小行星撞击月球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出发,构建地球共轨类小行星与潜在月球源撞击坑之间的动力学关联,推测现存月球起源小行星的族群规模和分布,并分析未来几十年内可能发生的月球撞击事件及探测机遇。

报告人简介:焦艺菲,男,清华大学博士(导师宝音贺西教授),研究方向为深空探测与太阳系小天体撞击演化动力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Astronom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被Science、央视新闻等专题报道。曾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机构开展访问研究。获得全国首批国自然基金博士生项目、中国科协青托工程博士生项目资助,2024年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每年授予不超过10名)。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