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参量宇宙学与地外智慧生命射电搜寻(SETI)
题目:哈勃参量宇宙学与地外智慧生命射电搜寻(SETI)
报告人: 张同杰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1999年中科院上海天文台获博士学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0月15日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提出了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包含探索宇宙起源和探寻地外生命。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这两个领域的一些研究方向上取得的一些进展。
宇宙学的关键在于高精度限制各种模型参量尤其是暗能量状态方程。哈勃参量(Hubble parameter: H(z))是零阶宇宙动力学的直接结果,它表征了宇宙在红移z处(或者t时刻)的膨胀率,它是所有宇宙学观测量中唯一能够对宇宙膨胀历史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哈勃参量的优势在于,它无需通过积分直接与宇宙学参量建立联系,完全可以克服超新星方法因为通过积分建立与宇宙学参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导致损失模型参量尤其是随红移演化的动力学暗能量状态方程的信息的困难。报告介绍基于当今哈勃参量数据的一些宇宙学应用的进展,尤其是在哈勃常数H0危机方面的尝试。哈勃参量宇宙学系列研究成果获得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重大研究成果。
基于哥白尼原理、德雷克公式以及大量系外行星的发现,科学家相信地球之外一定存在着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或文明)。中国天眼(FAST)是全世界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地外文明搜寻(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SETI)是其五大科学目标之一,它在低频射电L波段上极高的灵敏度对于SETI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在FAST上开展了SETI后端共时巡天观测和系外行星目标观测。本报告介绍SETI在国际上的观测历史,尤其是FAST进行SETI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且展望未来FAST阵列SETI研究优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