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和天体物理流体力学系列讲座——火星大气温度的日尺度变化和热力潮

报告题目:火星大气温度的日尺度变化和热力潮

报告人范斯腾 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

报告地点: 三楼中会议室

报告时间:2024年 4 月 2 日(周二) 上午10:00

腾讯会议: 822-942-752



报告摘要:
火星具有和地球相似的大气系统,但由于其较薄的大气厚度,在太阳辐射的驱动下,火星大气中存在剧烈的温度日尺度变化,可以激发行星尺度的热力潮(Thermal tide)。这些热力潮被激发后向上传播进入中高层大气,并且幅度随着大气密度的减少而增大,主导着整个火星大气在火星日尺度上的物理过程。出于对其他科学目标的考虑,大多数火星环绕器都位于太阳同步轨道,只能在两个地方时上对火星进行观测,而登陆器的全天候测量无法观测此行星尺度的结构,对火星大气温度日尺度变化的研究和相应热力潮的探测是目前人们对火星大气理解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次报告将从火星大气的基本结构出发讨论,展示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EMM)的概览,并详细介绍探测器对火星低层大气温度的观测结果,以及其在日尺度上的变化和相应的热力潮。因EMM的高轨道设计,这一分析首次在火星日尺度上得以实现,为加深我们对火星大气的理解提供宝贵观测资料。


报告人简介:
2015年于北京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20年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行星科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其后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气候动力学实验室(CNRS/LMD)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入选玛丽居里学者,2022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火星大气动力学,通过对多个卫星(TGO、EMM)观测数据的分析,结合火星大气环流模型(Mars PCM),探究火星大气中的物理过程及相互影响。其他研究方向包括还原性行星大气(冥王星、土卫六)中光化学和微观物理过程,以及类地系外行星的光变曲线的理论分析与地表反演。目前已发表论文24篇,包括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的文章11篇,并于2023年获得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http://www.ucar.shao.cas.cn/ppm/report/202403/t20240322_772627.html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