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2025年度理论物理专款项目指南

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理论物理专款,并成立学术领导小组,旨在凝聚物理学家集体智慧,探索符合理论物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资助模式,促进我国理论物理研究的发展,培养理论物理优秀人才,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充分发挥理论物理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领域战略决策中的指导和支撑作用。

一、申请项目类型

经理论物理专款学术领导小组研究确定,2025年度理论物理专款主要资助以下5个项目类型。

(一)“理论物理创新研究中心项目”

该类项目以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合作研究为主旨,以凸显前沿性、交叉性和创新性为目标,支持围绕前沿方向和关键问题开展理论物理研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凝聚研究队伍,聚焦科学问题,培养青年学术骨干,动员全国优秀的理论物理研究力量集中攻关,产出重大创新性成果,推动理论物理学科发展。择优资助已资助项目的延续申请,本年度探索资助理论物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项目1项,资助期限2-4年。

(二)“理论物理前沿引领项目”

该类项目旨在探索资助具有理论物理特色的前沿引领性研究。资助具有先导性、原创性的理论物理研究方向,鼓励跨团队开展深层次、实质性的交叉合作,共同促进理论物理的创新发展。申请要求:1. 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年龄不超过50岁(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2. 2025年申请重点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负责人申请本项目,理论物理专款学术领导小组成员不得参与申请本项目。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资助期限4年,资助强度约300万元/项。

优先支持以下10个研究方向:

1. 超越宇宙学标准模型新范式(申请代码2选择A2504)

2. 利用宇宙第一缕光和中性氢揭示暗物质属性(申请代码2选择A2504)

3. 量子多体系统新理论与普适性质(申请代码2选择A2502)

4. 多模与多体腔量子电动力学新效应(申请代码2选择A2502)

5. 拓扑物态的量子动力学(申请代码2选择A2010)

6. 温稠密物质的演化理论(申请代码2选择A2014)

7. 激光核反应新理论及其应用(申请代码2选择A2702)

8. 奇异核物理多层次系统理论(申请代码2选择A2703)

9. 粒子结构及其动力学的量子算法(申请代码2选择A2601)

10. 粒子物理中基本对称性破缺新现象和恢复机制(申请代码2选择A2605)

(三)“理论物理博士后项目”

该类项目旨在鼓励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博士后开展创新研究工作,培养理论物理领域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申请要求:1. 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理论物理的学习经历;2. 近3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全日制博士毕业生,入站从事理论物理及其交叉学科方向的研究,学位证日期为2022年1月1日以后,上传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在申请书正文前面写明博士论文题目和入站后合作导师姓名与研究方向等信息;3. 2025年1月1日后入站,2026年12月31日前不出站的博士后,简历中填写博士后入站和出站时间,并上传加盖依托单位公章的在站证明扫描件,在站证明须注明入站时间和出站时间;4. 申请人应以在站单位作为项目的依托单位提出申请;5. 已获博新计划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类项目资助的不得申请本项目。资助期限1年,资助强度15万元/项。

(四)“理论物理前沿讲习班”

该类项目为理论物理青年学者开设系列课程,通过系统的基础理论训练,帮助其深入了解理论物理学科前沿。申请要求:1. 申请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曾作为负责人获得三年期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 讲习班需安排系统性报告和前沿讲座两类课程,课程时间2-3周;3. 申请书中需明确提供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拟聘授课教师名单。资助期限1年,资助强度40万元/项。

(五)“理论物理文化与传播项目”

资助理论物理专著及科普著作的出版(译著不纳入资助范围),旨在推动理论物理研究发展,提升大众对理论物理的认知水平,激发中学生、大学生及研究生群体对理论物理的兴趣,并为从事理论物理工作的科研人员提供专业指导。资助期限1年,资助强度不超过10万元/项,申请人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资助彭桓武理论物理论坛,旨在促进理论物理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宽学术视野,加强理论物理与数学、生物、天文及应用学科的交叉合作。资助物理学拔尖学生基础理论菁英暑期学校,面向优秀大学本科生,探索培养优秀理论物理人才的新模式。资助期限1年。

二、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限项规定

1. 资助期限不超过1年的理论物理专款项目不计入限项范围。

2. 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理论物理专款项目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3. 申请人同一年度只能申请1项理论物理专款研究项目。

填报要求详见指南网址: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5372.htm

三、台内申报节点  

8月18日前,请有意申报的老师发送邮件告知;  

9月2日前,请完成系统提交,科研处做形式审查。 

四、联系方式

科研处联系人:李亭,分机5061,liting@shao.ac.cn702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