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HEREx与“系外地球(ET)”空间任务头脑风暴研讨会在上海圆满召开
2025年10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主办的“SPHEREx与系外地球巡天(ET)空间任务头脑风暴研讨会”在上海天文台成功举行。会议由2024年邵逸夫天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Shrinivas R. Kulkarni 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系外地球(ET)”科学卫星首席科学家葛健共同主持。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2家科研机构近30位专家学者参会,参会单位包括: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及南开大学等。
会议以“开放、平等、创新”的交流形式为特色,重点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SPHEREx卫星提供的覆盖全天的低分辨率红外光谱数据,以支持包括ET科学卫星在内的多领域天文研究。与会代表围绕相关数据在系外行星探测、恒星物理、星系和活动星系核以及地球大气研究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采用头脑风暴式的自由交流与专题引导报告相结合的形式,鼓励青年学者、博士后及研究生积极发言,推动形成高效、平等、富有创造力的学术交流氛围。
会议亮点与主要成果包括:
1.数据协同与目标优化:
利用SPHEREx即将释放的红外低分辨率光谱数据,可有效支持ET任务在卫星发射前的目标星筛选与优先级评估工作。
2.科学研究拓展:
推动基于SPHEREx数据的多领域研究,包括恒星周围尘埃与恒星形成区分析、太阳系小天体的红外特性研究、以及高红移星系与活动星系核的红外辐射机制探索。
3.学科交叉创新:
探讨了天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方向,如结合雷达与激光技术研究地球高层(约600公里)氦气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从而加深对大气阻力及低轨卫星轨道衰减机制的理解,为未来卫星任务设计提供参考。
此次研讨会为SPHEREx与ET两大空间任务的科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推动我国在空间天文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