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和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
2024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上海松江、西藏日喀则、吉林长白山三地同步举行中国VLBI网主题报告会暨日喀则和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仪式。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上海市产业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三十九研究所、十六研究所、三十三研究所,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办公厅、重大任务局、前沿与基础局、上海分院、长春分院,中国电信,联通,西藏科学技术厅,西藏人文发展研究所,各建设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和上海天文台党政领导人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活动。
在探月工程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于2023年9月相继启动了位于吉林长白山和西藏日喀则两地的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建设项目。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现已圆满完工。两个新建站位于我国西南、东北,建成后将显著改进我国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的构型,中国VLBI网(CVN)由“四站一中心”升级为“六站一中心”,不仅能更加有力保障探月四期和深空探测任务,同时还将成为支撑射电天文研究观测的新利器。此外,两个新建站建成后,还能成为当地天文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促进所在地区的科技、教育和旅游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丁赤飚院士视频致辞指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基础在建、关键在用。他希望要发挥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力争在设施建成初期就早出成果、多出成果。要依托性能优异的设施平台,吸引集聚一批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培养一批青年人才,稳定一批工程技术人才。要主动对接关系日喀则、长白山当地长治久安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继续通力合作,为西藏自治区和吉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院士视频致辞,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对上海天文台的关心与支持。叶先生回顾了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牵头组建中国VLBI网的历程,为日喀则和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表示欣慰与喜悦。她指出,通过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深刻感受到了国家日益强大,科技不断发展,在我国重大深空探测任务顺利实施的同时,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先后建设,相信日喀则和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今后定会在探月工程,以及小行星、火星、木星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在致辞中对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长期关心支持上海天文台发展的各位专家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沈志强回顾了自2004年起上海天文台牵头的中国VLBI网服务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的历程。他指出,上海天文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升级我国VLBI网,在我国东北部的吉林长白山和西南部的西藏日喀则新建两台4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使之同时具备“双子网、双目标”能力;上海天文台也将以日喀则和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为新起点,持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全力以赴走好新时代自主创新之路,主动探索通过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带动日喀则和长白山当地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基于在射电天文领域的深厚积累,首次将实时VLBI技术应用于嫦娥一号任务,组织中国科学院所属天文台的优势力量,建成由“四站一中心”组成的中国VLBI网,构建了测控系统VLBI测轨分系统。随着中国VLBI技术的发展,为了应对多个月球与深空探测器的观测需求,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于2023年9月相继启动了长白山和日喀则的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建设,两地建设条件异常艰苦,一个是在海拔4100米的高原,一个是在经常面临零下20多度低温的东北,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和第39研究所的通力合作下,仅用1年零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两地40米射电望远镜的建设,如期开展天线验收和VLBI试观测工作,成功获得VLBI干涉条纹。日喀则和长白山这两台望远镜的加入,使得中国VLBI网将由“四站一中心”升级为“六站一中心”,最长基线即“等效口径”将超过原有上海和乌鲁木齐之间约3200公里,拓展到约3800公里,可视天区提高25%,在X波段角分辨率较过去提升18%,好于2毫角秒。两台望远镜将共同助力中国VLBI网具备“双子网、双目标”能力。
望远镜采用了全实面转台式天线的结构保型、全环控保温、全数字化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大幅度提升面型精度和天线效率,面型精度好于0.3毫米,最终在极端工况下实现大口径700 MHz至50 GHz的频率观测,观测波段最高还可拓展至100 GHz。
两台40米射电望远镜的建成,对提升我国射电天文科学研究能力,推动中国在超大质量黑洞、致密天体快速时变及引力波电磁对应体、银河系动力学研究、高精度天地一体化参考架等一系列天文学前沿领域的研究,都有重大的作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