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如何形成?月球有话要说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成都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快报》(MNRAS,Letters)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内太阳系形成演化的新研究,利用月球的形成限制了太阳系类地行星的质量增生历史,为评估不同的太阳系形成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亚厘米大小的尘埃(或称为卵石)广泛存在于原行星盘中。经过盘中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它们可以聚集形成几十到几百公里大小的岩石行星星子(planetesimals)。这些星子可以通过碰撞并合形成原始行星,进而发展成类地行星。这种碰撞增长过程构成了经典的太阳系类地行星形成理论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地球的生长最终以一次非常剧烈的巨型碰撞结束,这也导致了月球的形成。另一方面,星子也可以通过吸积大量的卵石迅速增长,这一发现引发了行星形成理论的模式转变。新提出的卵石吸积模型允许地球在几个百万年内形成,质量增生由卵石吸积主导。这两种泾渭分明的理论,对地球的物质组成和演化历史有截然不同的预言,但受限于目前少量的观测证据,我们很难区分哪一种理论更合理。

1. 原始地球(proto-Earth)和Theia在2900组卵石吸积模拟中的演化结果。a. 当原始地球和Theia的初始距离(用Δ表示)小于时,系统迅速变得不稳定,其中67.5%的模拟在1个百万年内发生原始地球和Theia的碰撞(Fast Collision),与月球形成事件定年不符合。如果初始距离(Δ)在到20之间,只有1.5%的系统发生碰撞,碰撞时间在10-200 个百万年内(Delayed Collision),而当Δ>20时,没有碰撞的情况发生。在所有的模拟中,只有4次碰撞的时间与月球形成的预期时间(70-120个百万年)一致。b. 碰撞速度接近两者的逃逸速度,碰撞角度几乎呈均匀分布。


我们利用观测数据最详细的地月系统,对新提出的内太阳系卵石吸积模型做出了重要的限制,基本上排除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月球的形成由于原始地球(Proto-Earth)与一个假想的行星(Theia)之间的一次巨大碰撞。这一事件不仅导致了月球的形成,还对地球的结构和成分产生了影响。在卵石吸积模型中,原始地球与Theia,从雪线(Snow Line)附近形成并迁移到目前位置,只有两者相距较近时(Δ<20)才可能发生碰撞,此处距离以两者间的希尔半径为单位(见图1)。这些碰撞发生在合理的月球形成时间窗口、合理的碰撞角度的概率极低,小于1‰。

另一方面,相近的原始地球和Theia在卵石吸积模型中拥有非常接近的吸积过程、物质成分和质量。即使在合适的时间发生碰撞,两者之间的物质混合会非常彻底(见图2),这与现今地球内部的物质不均一性、地月之间的细微成分差异均存在一定矛盾。因此,卵石吸积模型在解释月球的形成时显得不够合理。研究结果更倾向于支持传统的星子碰撞生长模型,认为内太阳系的行星,包括地球和月球,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碰撞并合过程形成的,卵石吸积不起主导作用。

图2. 两个~0.5倍地球质量的原行星发生大碰撞的模拟。切片图展示了赤道平面附近的物质分布,厚度为现今地球半径 (R) 的0.2倍。图中颜色表示目标体(原始地球)与撞击体(Theia)之间的物质混合情况,不同颜色对应地核和地幔的物质来源。其中,目标体地幔的上下半部分用蓝色和绿色区分。虚线标示了核-幔边界以及碰撞后目标体的表面,快速旋转导致其扩展至1.6 R。动画可以通过以下链接下载: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DdH59kOv3Y3pc5PQXQnSIInDGfO3jZ64/view?usp=drive_link

近日,Morbidelli,Kleine和Nimmo在EPSL上从同位素,年代学,挥发性成分的缺失等角度间接论证了内太阳系行星形成更可能由“碰撞生长”过程主导,与我们的结论相似。至于太阳系类地行星生长过程中卵石吸积的具体贡献大小,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无论如何,月球形成大碰撞事件都能对内太阳系动力学演化产生很强的限制,甚至制约太阳系巨行星可能经历的轨道迁移过程。我们的研究为评估太阳系的形成演化模型提供了新的视角。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mnrasl/slae109

arxiv链接:

http://arxiv.org/abs/2411.14709

科学联系人:

方童: tfang@shao.ac.cn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