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暨第六届国际智能工业大会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作为本次大会的联办单位,承办了“时空信息服务与应用论坛”,陈俊平研究员作为本次论坛主席,邀请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的数十名时空信息服务与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
上海天文台张益泽副研究员作“广域高精度卫星导航时空服务平台”的特邀报告,详细介绍了高精度GNSS数据分析与应用项目课题组在推广广域高精度卫星导航时空服务应用方面的工作以及目前取得的进展。
本次论坛以时空体系结构优化设计、领域前沿技术融合、我国时空基础设施共用、时空信息体系安全性和鲁棒性整体提升为宗旨,围绕智能工业发展、数字中国建设对精确、稳定、可靠、安全时空信息生成、传递、应用各方面的需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讨论,同时在高精度时频传递技术、时空安全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多体制导航授时增强技术、网络空间时空基准建立与服务技术、精准时空信息与大数据融合服务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
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将加速金融、制造、能源等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变革。专家们指出,时空信息作为智能化的数字底板,其传递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以GPS、GLONASS、GALILEO、北斗为代表的天基时空信息传递系统具有天生“脆弱性”,易被干扰,易受欺骗,不能惠及地下、水下及其他被遮蔽区域。如何实现精确、稳定、可靠、安全时空信息的产生、传递、网络化应用以及对智能工业的赋能增效,是值得思考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网络强国、“宽带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数字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信息通信网络建设规模全球领先。充分利用光纤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融入时空信息领域前沿技术,促进我国时空基础设施的共用、复用,优化时空体系结构设计,实现天基时空信息传递系统的地面备份与增强,整体提升时空信息体系安全性和鲁棒性,促进智能工业的创新性发展,更好服务“数字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郭弘教授作《量子信息感知技术》报告(左图)
清华大学王波教授作《光纤网络与时空信息感知》报告(右图)
清华大学赵曦滨教授作《时空信息网在轨交中的应用》报告(左图)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杨飞研究员教授作《空间激光时频同步与测通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报告(右图)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蔚保国研究员作《新一代天地协同时空信息网络及应用》报告(左图)
清华大学王继龙教授作《网络空间的时空维度探索》报告(右图)
北京理工大学董泽教授作《基于高精度时频同步的机固一体网络智能管控研究》报告(左图)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张益泽副研究员作《广域高精度卫星导航时空服务平台》报告(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