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台坚持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两手抓,在认真落实上级和当地疫情防控举措的前提下,围绕“抓基础、强攻关”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全台百余位科研人员坚守在科研一线,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
SHAO科研在线:“就算只有我一个人,也要把任务完成。”
汤凯,是上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激光测距组的一名科研人员,自2月底至3月底,在四川出差近一个月。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坚守在实验室,靠着同事的远程支持、本地单位的协调帮助和自力更生,一个人完成了原本需要一个团队完成的任务。
2月底,汤凯前往四川进行某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产品的联合测试准备工作。这是一项由多个单位、多个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合作进行的研究任务。但随着防疫形势变得严峻复杂,北京、上海等地的合作单位和各研究方向的同事都无法前来。
“本来是有项目组的多位同事和外协单位同事来通力合作、轮换值班的,但是疫情形势严峻起来之后,其他人就都来不了。”汤凯说,“当地单位的防疫政策临时调整得比较严格,中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人员过来,要先在本地隔离14天才能进实验场,而项目的时间节点却不能变,他们就算过来,加上被隔离的时间,要赶那个时间节点也比较紧张了。”
同事们都来不了,汤凯就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坚守了近一个月。能自己做的就先完成,缺少实验材料就自己协调采购,自己做不了的就跟其他同事远程联系请教。“首先需要搭起测试系统来,本单位的部分相对熟悉还比较好解决,合作单位的设备就面临操作不熟和材料、配件不足的困难了,例如实验现场缺少原本需要由外协单位带来的去离子水给某设备的制冷机使用,需要临时采购。”汤凯这样说道,“装上了水,设备又很重,需要一点点再搬进实验室里去,因为考虑到电学安全,在实验室内装水是被禁止的。”
除了这些准备工作,很多技术细节也需要汤凯一一细致完成。他这样描述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工作的场景:“我们自己的这部分,我就自己先做起来。系统级问题,比如设备连接的问题,通常需要多个专业方向的人员合作完成,我就查阅同事们临时编写的操作手册,现场学习、测试,确实不能明确的再请求远程支持解决;设备或器件级问题,则需要跟生产厂家联系,根据现象反馈一步步去调试。”
就这样,汤凯在远程帮助下靠着一个人的研究琢磨,终于把整套设备和系统都搭建起来。这之后,他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性能测试阶段的工作,对整体系统的软件运行、硬件匹配、信号噪声调试、温度影响控制等诸多方面进行问题排查和修正,保障指标的实现。
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整个过程问题繁杂、人手不足、时间又紧迫,自己心理压力还是有的。正式测量时间决定了我只能昼夜守在实验室里盯着设备,确保不能出问题。”汤凯这样回忆道,“就算只有我一个人,也得把任务完成,不仅要完成,还要完成得有质量。”
经过20多天的努力,汤凯终于将整套设备和系统调试完毕,达到预期目标。而后他又花了2天时间将各部分设备拆解、分别打包寄回,安顿好一切之后,才在3月底返回上海。
“最后任务终于是顺利完成了,”汤凯欣慰地说,“回想起当时调试性能指标的过程是有所体会的,在时间压力下遇到了困难,要冷静地分析轻重缓急,能快速解决的就往下走,相对次要又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妨先绕过去,后来往往在偶然情况下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所以还是要专注于解决手边的要紧问题。”
回到上海后不久,根据上海的防疫封闭管理要求,从4月开始,汤凯就居家办公了。这段时间里,他进行了联试数据处理、方案修订和远程协助测试,还组织并参与了另一任务中的仿真分析工作和某载荷的光学系统装配与测试。汤凯说:“无论是出差在外,还是居家办公,科研都不耽误。”
汤凯(右)与同事在实验室内的日常工作场景
科研人心语:
“科研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特殊困难,面临长期、反复的挫折,在坚守和不放弃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选择这项事业的初心的一种考验和审视,而排除困难最终成功后的荣誉感和价值感也是独一无二的。各位同志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