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长致辞

    夜以继日,科研星海求索;百年沧桑,天文传奇谱写。从1872年建立的徐家汇天文台,到如今的成立于1962年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一代代天文人潜心钻研,砥砺奋进,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1900年在100米高佘山之巅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的安装,让国民第一次看到现代天文圆顶;20世纪60年代主持建立我国综合世界时服务系统,作为时间基准向全国发播;20世纪80年代完成60厘米激光测距望远镜、1.56米光学望远镜和25米射电望远镜建设,使上海天文台成为我国重要的天文观测基地和研究机构。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中国科学院先后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创新2020和率先行动计划,上海天文台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们按照中国科学院的总体部署,结合天文台发展规划,逐渐形成了以天体物理和天文地球动力学为主要学科方向,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天文观测技术和时频技术,为天文观测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持的整体格局,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特别的,在星系形成演化、宇宙大尺度结构、黑洞与致密天体等基础研究方面获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圆满完成了历次探月与行星探测工程VLBI测定轨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空信息处理等相关任务、以及星载氢原子钟的研制和上海65米口径天马望远镜、西藏日喀则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吉林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建设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科技强国建设战略,不断强化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使命担当,围绕天文学领域不断涌现的前沿交叉融合发展态势,结合2030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要求推动科研组织、评价体系、学科布局、平台设施和人才梯队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天文台核心竞争力。 

    为者终成,行者终至。我们将不忘初心,胸怀“国之大者”,始终秉承“精勤司天、诚信修文”的上海天文台精神,勠力同心,推进天文台“十五五”规划目标的进一步凝练聚焦和实施达成,促进上海天文台的持续稳定发展。 

    真诚欢迎海内外有志之士加入上海天文台,与天文台职工一起,共同肩负起新时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抓住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知重负重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为建设科技强国而奋斗的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共铸上海天文台和中国天文学事业的新的辉煌!!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   孔大力

                                                                   二零二五年五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