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一叶》纪录电影观后感之23,研究生党支部推荐)
作者:汪爱玲
第一次认识叶先生,是在广州大学樊军辉教授的天体物理学课堂上。樊老师在课堂上和我们讲述了广州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的历史。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叶先生。樊老师几乎花了半小时跟我们讲述叶先生的故事,脸上挂满了崇拜和敬爱。广州大学建立天文系的起初非常的艰难,叶叔华院士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关怀,广州大学的天文系逐步建立起来了。樊老师还特地给我们显摆了他和叶先生的照片,眼里光芒万丈。于是,我就这样第一次认识了叶先生。
第二次认识叶先生,是在我的导师安涛研究员的故事里。SKA的初期创业过程中非常地困难,国内搞SKA的人寥寥无几,因为不确定性和风险太大,极少人愿意在这方面花钱和时间。但是SKA一旦建立起来,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可能孕育了多个诺贝尔科学奖。参与SKA项目,是中国天文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并跑甚至领跑的绝佳机遇。叶先生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和鼓励中国科学家参与到SKA这个大项目,在许多重要的会议和场合发表演讲,稳定军心,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令我最感动的一个故事就是,叶先生有一次生了一次很重的病,她突然把安老师叫到医院病房里,问他现在在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困难?安老师当时访问澳大利亚刚回来,想建造世界上第一台SKA原型机。但是,当时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安老师的工作。安老师就把这个困难告诉了叶先生。叶先生就跟我老师说:“我在上海有两套房子,你帮我去问问现在是什么行情,我把房子卖了,拿钱给你做机器。”每每讲到这个故事,我们师徒两总是热泪盈眶啊!后面,我曾经问过安老师一个问题:“假如您后面没有拿到经费,叶先生会不会真的把房子卖掉用来买机器?”安老师很坚定的告诉我:“不会,因为我会先卖掉我自己的房子来做机器。”我再次热泪盈眶了。幸好,幸好没有假如。
原来,我每次处理数据使用的原型机系统,是那么地来之不易!这是我第二次认识了叶先生,为了科学的发展,可以牺牲自己一切的利益。
第三次认识叶先生,是观看《星河一叶》的纪录片。原来叶先生的祖籍是广东省顺德市,我跟叶先生算是老乡,听着她带着广东口音的普通话,格外亲切。原来叶先生是北京时间之母,原来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精确的时间系统,背后是一代科学家的拼搏与奋斗。原来是叶先生建造了中国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网,为了建成中国的VLBI网络,叶先生甚至连性命都可以不要了。看完《星河一叶》的纪录片,我感到的更多的是震惊和感恩!震惊是,原来人的一生可以这么漫长,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多重大的贡献;原来女性,不光可以成为别人的女儿,别人的妻子,别人的母亲,还可以成为一个学术领域的精神支柱、定海神针。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这么大公无私的人!感恩的是,感谢叶先生为中国科技做出的贡献,无论是世界中国综合世界时系统,还是VLBI和SKA,我都深惠其中。
很荣幸,了解您过去奋斗的事业。也很荣幸,能够在未来参与您SKA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