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党史教育 > 工作进展
为国奉献一辈子——《星河一叶》观后感
2021-12-10 | 编辑: | 【 】【打印】【关闭

(《星河一叶》纪录电影观后感之5,射电党支部推荐)

作者:射电党支部书记 研究员 刘庆会

  前段时间在上海科学会堂参加了叶先生记录电影《星河一叶》 的首映式,最近上海天文台又循环播放着这部电影。

  电影全面记录了叶先生90多年的奋斗历程,特别是她对我国天文事业发展的巨大贡献,如北京时间的建立、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开拓和应用、国际大科学联合研究APSG、VLBI系统的建立及在嫦娥和深空探测器测定轨中的应用、天马望远镜和SKA项目的推进、上海天文馆的推进和建设等等。

  叶先生在天文事业中贡献巨大。她的研究方向也有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国家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可谓为国家奉献一辈子。

  叶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出生于战火纷飞的时代,亲眼目睹过国外列强在中国的横行霸道。使她们发自内心地形成科技报国的志向,一直能自觉地把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科学研究向来有两个主要的方向,个人兴趣的自由探索和国家社会需求的巨大推动。前几年更多的强调自由探索,甚至以发表Sci论文作为研究的目的。这种方法应该说使我国的科研呈现出一派表面繁荣的热闹景象,先知先觉者也能到大量项目,带上了各种头衔和帽子,尤以院士和杰青最为尊崇。

  近几年的中美贸易战和去年的新冠疫情成为改变这种现象的导火索。中美贸易战使大家发现了一大批卡脖子问题,武汉抗疫关键时刻的几篇不合时宜的论文发表使大家直面科研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催生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呐喊。

  中科院也明确了自己的科研方向,那就是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平、满足国家需求。核心是国家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而不是自己喜欢什么就研究什么。可谓真正地看清了自己前行的路。

  实际上,叶先生这样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科学家一直就走在这样的大道上。为人民解决吃饭问题的袁隆平,为社会抗击新冠和非典的钟南山,为国家铸造大国神器的钱学森和邓稼先……无数的先辈科学家早已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路。

  我们这些普通的科研人员,既然在中科院工作,也应该遥望着叶先生等前辈科学家的背影,在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而研究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2008-2011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沪ICP备05005481号
地址:上海市南丹路80号 邮编:200030 邮件:shao@shao.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