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大口径光电望远镜项目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天文仪器的研究与研制。主持和参加了真空天顶筒、第一架月球照相机、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和低纬度子午环等大型天文仪器的研制,为中国天文望远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事业高于一切
朱能鸿1960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就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从事天文仪器的研究与研制,对于朱能鸿来说,可谓“造化弄人”。就在朱能鸿在同济大学建筑系即将毕业时,学校要选择一批尚未毕业的优秀生去充实中国科学院这个国家级研究梯队,品学兼优的他不得不离开建筑工程师的摇篮。
“一切听从党安排”,进入与他所学专业没有有一点儿沾边的天文领域,朱能鸿唯一可做的“选择”就是尽快学习,好在他有极强的自学能力和心理调适力,跟着前辈科学家从头学起。1961年春天,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科学仪器厂接受培训,有中学时代培养的自学能力和在同济四年所打下的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动手能力,朱能鸿很快学完了精密机械、光学、力学和普通天文学诸门课程,在理论知识全副武装的披挂下,带着课题下工厂去实践,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完成了从建筑设计师朝天文仪器专家的转变。双速月亮照相机、真空照相天顶筒以及月球望远镜的设计与相继研制成功,标示着他已走上了新专业的轨道并已逐步有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功体验,也奠定了朱能鸿进一步设计并制作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的基础。
若不发展先进的观测设备,要想在天文研究上做出新的成绩无疑是异想天开的,有鉴于这样的认识,在紧接着的十几年里,朱能鸿率领的科研团队以锲而不舍的努力,进行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研制。那时,技术研究室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是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朱能鸿与几位同事虽然研制过一些天文仪器,但规模都不大,望远镜的口径只有二三十厘米,重量也不过几百公斤。国内制造过的最大口径的望远镜仅为60厘米,其重量不超过10吨。而一架1.5米的望远镜会重达三十余吨,其指向精度、跟踪精度和光学成像质量却都要达到角秒级。因此工程在设计、制造和调试等方面的难度都很大的。上海天文台近二十名工程技术人员怀着兴奋与激动的心情领受了这一艰难的任务,矢志为国、为天文界造出这架望远镜。作为研究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时任上海天文台副台长,朱能鸿开始了他天文望远镜研发事业新的征程。而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1989年,我国第一架口径最大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研制成功,朱能鸿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终于从图纸开始变成现实。望远镜工作稳定、性能优良、定位精度高,在1994年7月彗木相撞中拍摄了600多张极具科学价值的照片,为国际天文界所注目,该项目获得了l990年度的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l991年度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1-l993年在欧洲南方天文台设计了光干涉合成望远镜方案,具有多光束馈入和瞳孔跟踪等特色,获得外国同行的好评。。由于数十年来为我国天文望远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朱能鸿于1985年被上海市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1990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
严细融入一切
研发小组首当其冲面临的困难是资料匮乏,毕竟国内尚未设计过这么大尺寸和这么高要求的望远镜。朱能鸿团队所能得到的最详细的资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体测量望远镜——美国海军天文台的61英寸天体测量望远镜的两本台刊和一本大望远镜会议论文集。其实,这些资料对设计一架新望远镜来说,是极其不够的,有的缺少详细的计算结果,有的仅是文字说明而无细节图纸。对于技术难题,朱能鸿和他的团队是沿着学习、吸收、创新的路径探索的,先在纸上学习理论,朱能鸿和他的团队挑灯夜战,一丝不苟,生怕在一开始就走偏了方向;后逐步开展试验研究,朱能鸿和他的团队扎实推进,不贪大求全,唯求技术方案严谨科学。
朱能鸿带领设计师们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的辛劳,望远镜的设计方案逐步成熟,1985年在新西兰召开的国际天文学会上,朱能鸿报告了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的设计方案,在会议论文集中一位外国天文学家评论:这架望远镜方案中有着“独特的聪明设计”。从图纸到实物的跨越可谓千辛万苦。多年从事科研工作,长年与数据、图纸打交道的朱能鸿,还要经常检查项目进展,处理技术问题。在工程完成后的调试阶段,更是长时间连续作战,不休息,解决技术问题,废寝忘食,一丝不苟。
责任重于一切
朱能鸿院士数十年来为我国天文望远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直秉承着精益求精和挑战自我的精神,在学术上一直紧跟国际前沿,近十年他致力于光学干涉望远镜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并主持了多项863及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此外还参与我国二代导航卫星系统及等项目。
77岁的朱能鸿院士至今还工作在第一线,目前他正领导着一支年轻的研究团组从事更大口径的光电望远镜研制及天文及空间光学干涉仪的研究。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率先垂范,以77岁高龄担任大口径光电望远镜项目总师,不仅亲自主持设计工作,还经常与年轻的科研团队一起参加现场调试和外协工作,为项目顺利进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持与保障。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他也经常带病工作,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大家、激励着大家,展现了一位老科学家、老党员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