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台 党建首页 党建工作 纪检工作 学习资料 工会 团委 妇委会 离退休 创新文化 党史教育
 现在位置:首页 > 党群园地 > 专题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七一”有感
2011-07-18 | 编辑:蒋栋荣 | 【 】【打印】【关闭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 周年的日子,作为在台工作多年的研究人员想谈一点感想,来庆祝党的生日。我是1968 年7 月分配到上海天文台工作,至今在台工作了43 年。当年的小伙子,现在已经快步入古稀的岁月,43 年的时光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变革。人们常说:老年人喜欢怀旧,其实怀旧也好,回忆也好,最重要的是能否为今天的自己或别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今天在庆祝党的90 岁生日的时候,我想回顾43 年的科研人生,可以从天文台的发展和变化看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巨大努力。记得当年,刚到天文台时,徐家汇仅有二排小的二层楼房作为科研用房,办公室里用的是手摇计算机,集体宿舍是解放前的观测室改建的。作为我国时间频率标准的钟房用的是从德国进口的电子管石英钟。后来在我国第一个东方红人造卫星发射前,在周总理关于建立我国独立自主的时频标准指示下,在门口右边建造了930 大楼,如今这里又被一幢新的科研大楼所代替。记得90 年代中期,我们5-6 个研究人员挤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共同使用一台联想386 的计算机。90 年代初在美国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进修的时候,开始接触到网络,梦想着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具备这样的条件。如今的天文台已经拥有二幢高高的办公大楼。特别是科学院创新工程以后我们的科研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研究人员有高速的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高速的网络可以直接查询世界上最新的天文研究结果,可以说我们的科研条件已经与国际一流的天文台相当。科研经费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80 年代后期尽管国家的经费很有限,为了稳定基础研究的队伍,国家作出了努力,启动了攀登计划,开始的时候分配到每个成员每年的研究经费也仅有1-2 万,尽管经费有限但确实稳定了天文研究的一批骨干队伍。在90 年代中后期我曾经有幸主持过上海天文台VLBI站的工作,每年的经费仅有30-40 万左右,当时VLBI 观测记录的磁带的运费我们都要求对方付款,我们也没有较多的经费购买观测所用的磁带(约$1000 一盘),MKIV 升级的时候,欧洲VLBI 联合研究所资助了我台和乌鲁木齐天文站各一台格式器。如今由于创新工程和探月工程的支持,我们不仅保持着与国际同步的升级改造,并且自己研制了数字BBC 终端等设备,目前正在负责研制新的65 米射电望远镜。虽然我们的天文观测设备与国外的最先进的设备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但是目前国内新天文观测设备的投入强度之大是我们以前难以想象的,可以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的天文观测设备也将跻身国际一流水平。至于研究人员的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工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那个年代,工作了十几年才能够分配到一套小的房子。现在的年轻人刚工作不久就开始买房子了(虽然房价太高,有着较大的房贷压力,毕竟可以有自己的房子)。80 年代出国的人员回来,一个重要的生活条件改善就是购买三大件(冰箱,彩电和洗衣机),如今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家电设备。记得1983 年曾到智利欧洲南方天文台观测,上山后发给观测者一把汽车的钥匙,当时对我来说是简直是天方夜谈,有些匪夷所思,想不到现在天文台的不少人都已经购买了汽车。
  科研单位研究经费的增加,科研条件的改善,研究人员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科学产出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国的经济发展,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地位的提升,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是由于党的正确领导,长期的社会稳定的结果。尽管我们还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相信党和国家会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将中国发展成为立足于世界的社会主义强国。最后还想谈一点人生感悟。我们那个年代的教育是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志愿,要做好螺丝钉的工作,不象现在年轻人可以有较多的个人选择。我在天文台做过时间频率和授时服务、气球红外天文观测、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探月工程等各种工作,有些是单位发展的需要,有些是自愿的选择。但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或研究,都需要打好基础,扩大知识面,特别需要认真踏实的工作。在新的条件下,机遇和挑战共存,相信中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将在这一代年轻人的手中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也愿意为上海天文台的发展继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愿与大家共勉之。
@2008-2011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沪ICP备05005481号
地址:上海市南丹路80号 邮编:200030 邮件:shao@shao.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