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人杨福民老师的事迹
杨福民老师是我国卫星激光测距的开拓者、学科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的卫星激光测距技术不断进步,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卫星激光测距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多个研究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绩的获得来源于杨老师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事必亲恭的工作态度。
近年来,杨老师研究的重点是卫星激光反射器、激光时间比对和1m口径白天激光测距系统。
2002年,杨老师带领科研团队承担了某型武器试验系统中,星载激光反射器的研制工作。这是我国首次自主开展激光反射器的研制和生产。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杨老师顾不上照顾自己的身体,始终和团队成员一起加班加点,讨论、完善设计方案。天文大厦601办公室的灯总是关得很晚。很多次,当朝阳映红了天际,杨老师办公室的灯光才熄灭。每当课题研究遇到了难题,杨老师总是用幽默诙谐的话语鼓励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圆满完成了研制任务。至今,每当我们遇到科研难关时,耳旁不禁又会响起杨老师亲切的话语,鞭策着我们不断向前。
同样是在2002年,杨老师利用自己在卫星激光测距数十年的经验积累,立足于提高我国导航卫星系统时间同步精度,提出了星地激光时间比对项目。杨老师带领天文台以及航天五院的同事们一起,研制出了世界第一台利用激光手段进行时间比对的星载激光时差测量仪。2007年,时差测量仪搭载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开创了星地激光时间比对工程应用的国际先河。
这一年是杨老师最辛劳的一年。由于整星联调中留给时间比对调试的时间很短,我每次测试都要连续两天通宵达旦的苦干才能完成。杨老师一直和我们一起,在现场与我们一起进行调试。有一次,在经过两个通宵的工作,完成了调试测试后已是早晨6点多。北京的冬天很冷。当杨老师冒着凛冽的北风,回到旅舍后不久就病倒了,发烧、咳嗽。在此后的一年多,杨老师的咳嗽一直没有彻底治愈。
尽管进行了地面模拟试验,但对于发射的首颗试验卫星来说,无人会预知上天后星载时差测量仪的工作是否正常。此时地面测距站还没建成,为掌握星载时差测量仪的工作情况,开展星地时间比对试验,杨老师带领我们借用长春人卫站的设备进行激光测距和时间比对试验。前三个月是最漫长的,设备短缺、状态多变,星上情况未知,下传数据无人解算,卫星处于地影外,星上噪声情况不明,在仅知粗略星地初始钟差的情况下,如何将地面激光脉冲信号打入星上一个宽仅为2us的时间窗口,如何准确分辨出探测的激光信号,是一个犹如大海捞针的难题。杨老师亲自在长春人卫站对卫星观测,白天分析数据,制定下一步观测方案,晚上更是亲自调试设备,进行时间比对试验。他提出时间搜索概念,设置搜索步长,在预计时间窗口附近大范围进行搜索。
2007年11月27日,在观测数据处理中,发现了随激光脉冲发射时刻变化而变化的有规律信号,这就是世界上首个星载单光子激光探测设备下传得激光脉冲信号,这就是世界上首台用激光手段实现星地时间比对的在轨测试数据。长春的寒冬来的很早,可杨老师脸上却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时,离他提出此项目预研已经过去了5年时间,离他开展时间比对研究已过去了20年之久。杨老师又病倒了,长时间寒冷环境下连续的通宵工作,不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同志可以承受的。
可病还没好,杨老师又忙着分析时差测量结果,提出改进的星地时间比对方案,同时又开始了1m口径白天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研制工作。
2008年,该系统完成了研制,并运抵北京,开始了现场案装调试。杨老师更忙了。每周杨老师都会出现在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的机场,京沪快线更是留下了杨老师太多的身影。
1m口径白天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包含大量光机电的设备,整个激光测距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是漫长的,但发射和接收光路的调试是时间最长也是最难的部分。由于望远镜需夜间野外操作,整个望远镜室在调试过程中必须打开房顶,调试人员也必须暴露在室外环境中。夏天,闷热、蚊虫叮咬,冬天,寒冷,刺骨的寒风。在这样的环境下,杨老师带领我们经常一干就到凌晨2、3点。由于修建的主控室和望远镜室处于不同楼层,两层中间用旋转楼梯连接,杨老师1.8米的个头每天不知还要在旋转楼梯里爬上爬下多少个来回。有好多次,我们看到杨老师疲惫的面庞和已经没有太多光彩的双眼,就像让他坐下来多休息一会,可是没过几分钟他就又爬上望远镜室带领大家一起工作。
在天文台里,杨老师是总工程师,也是曾经的天文台副台长,他优秀的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为天文台拉了不少项目,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很多台里的重大项目杨老师都积极的参与其中,为天文台的发展出谋划策。
别看杨老师那么忙,激光组的日常工作,他也一样很重视。每次有外单位的人来检查或参观,杨老师都会很热情的接待他们,并向他们介绍天文台和激光组的成绩和历史;对于质量工作、保密工作等杨老师更是会亲自安排,亲自接待陪同检查人员。天文台其他团组有时候需要帮忙,老杨也都会热情的给予帮助。
对于我们这些一毕业就来天文台工作的年轻人,杨老师更是付出了多一倍的耐心和帮助。无论是谁有问题请教杨老师,他总是很认真仔细的从最基本的知识讲起,让我们从问题的本源、发展一直到目前的状况都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便于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剖析,他甚至没有一点因为问题太过于基础而产生厌倦。派我们到其他单位取送材料,他都会将乘车路线、所在地地图简单画给我们,方便我们寻找。杨老师甚至还帮我们修改每年一次的年度工作总结,教我们怎样清晰明白的体现自己的工作。做项目的时候,杨老师教我们如何思考问题、设计试验,如何检验论证,如何写笔记;写文档的时候,杨老师教我们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阐述问题,如何斟字酌句准确鲜明的表述自己的观点。项目紧张的时候,杨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加班;项目相对空闲时,杨老师也会给我们在法定节假日外多加几天假期,让我们回家探望父母。组里的老师过生日,杨老师都会安排我们去买个生日蛋糕,他甚至叮嘱我们要记住组里同志的生日,“到时候你们一起出去吃个饭庆祝庆祝”。
最后一次见到杨老师,是今年春节放假的前一天,他让我们给他拷贝了很多文档准备假期的时候看,他跟我们约好了正月初十到台里加班写材料,他甚至在办公室一直处理完所有的邮件才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过年。可是正月初八晚上他就突然走了,听他家人讲杨老师那时正准备出院,我猜他一定是想到一天后约了我们一起加班,所以该出院了,该回去工作了。正月初十,我们还是一起加班了,但这次是在殡仪馆完成的。半年前,杨老师还领我们参加组里家属的追悼会,吃醪糟饭,谁想到这次,躺在那里的居然是可敬可爱的杨老师。
我们都觉得杨老师还在,还在那里陪着我们,只是我们再喊杨老师他不会答应了,只是现在我们遇到问题要自己想,碰到事情要自己解决。
杨老师您看,激光反射器已经有8个上天了,时差测量仪也有2台已经上天在轨获得了数据,北京的1m激光测距系统经完成了出所验收,上海天文台高重频激光测距的成果也在中国一流杂志“科学通报”发表了。这些都是您身前留下工作。
杨老师,我知道您还有好多没完成的心愿,就请您等着,等我们来帮您实现。